曾经,我紧抓住对父亲的失落,
因为害怕一旦放下,
我和爸爸之间就什么也没有了。
──────冯以量书写父亲重磅力作──────
若时光倒流,回到你和父亲曾有的揪心画面里,
此时此刻的你会对当时的父亲说什么?
假如父亲回应了,他又会对你说什么?
不顾家的父亲、软弱的父亲、暴力的父亲、离世的父亲......
父亲缺席的我们带着伤痛前行,
生命中缺失的「父能量」,
长大的我们如何为自己补回?
【给所有在父爱缺憾里受伤的孩子们】
我们曾受过伤,我们要学习负责疗伤,与自己和好相处。
-
故事从冯以量重压心上的一段回忆说起:父亲出殡当天,十三岁的他目睹亡父竟七孔流血,自此在心里种下「我不孝」的内疚。 无尽哀伤与对父亲抛家的恨意生根缠结,磨耗他三十多年。
由这份遗憾深入,他陪伴着成年儿女们一一去看见,人生中那轮回般的痛、难解之苦,原来是内心深处的父爱缺憾从未被照顾。
.她骂老公:「你不要像我爸那么没用!」又骂儿子:「为什麽你这麽像你爸?」──她浑然不觉自己复制了母亲对父亲的愤怒,并将这股愤怒带进自己的家庭关系。
.癌末的父亲说:「我的女儿说她恨我,说她不需要爸爸。」──当孩子说「我不喜欢你」或「我恨你」,其实只是想告诉你:「我这麽爱你,为什麽都感受不到你给我的爱?」
.父亲忏悔:「我为过去的自己感到难过,也为我儿子感到抱歉。」──对儿子家暴的他,小时候是爸爸的暴力受害者; 而他爸爸,幼年时也遭自己的父亲施暴......
无论好坏,每一位父亲都刻成了儿女的生命印记,即使长大也未曾消退。
不是所有关系都能和解,也不是所有缺憾都能弥补。 本书的如实述说,令人揪心,但我们终于有机会看清一位父亲生命的全貌,理解父爱背后的承担及局限,进而能给自己更大的允许、更宽容的选择,放下爸爸,也放过自己。
本书特色
● 继畅销作《你背负了谁的伤》后,睽违两年半,「马来西亚家庭关怀及家族治疗推手」冯以量──书写「父亲」──既揪心、又疗愈的重磅力作。
●「爸爸」这个称号,只是父亲众多的身分之一; 不是所有,只是「之一」。 生命的慈悲不只是要给爸爸,也需要给自己──毕竟「孩子」这个称号,也只是我们生命里其中一个身分而已; 不是所有,只是之一。
● 这本书,献给所有背负着父爱的缺憾,在生命中坎坷前行的我们:
.【给成年子女】在你的生命里,你的父亲是否有做或没有做一些重大的事件,影响了你往后的生命?
.【给受伤的成年子女】在多年来,爸爸伤害你的经验里,你是否能看见这不是因你的错而引起的? 要是父亲持续伤害你,你是否能坚持去拒绝? 拒绝让父亲持续伤害你,是给自己一份学习,也是给父亲一份教育。 在这学习及教育里,我肯定有更大的善意存在着。
.【给丧父的成年子女】花一点时间,书写一封信给你的父亲。 把这封信唸出来。 不妨考虑对着天空唸出来,也可以在信任的亲友面前唸出来。 如果父亲能同时听见你写这封信给他,他会给你什么回应呢?
.【给父母亲】当一个孩子对你说:「我不喜欢父亲」或者「我恨父亲」,你觉得他在内心深处是想告诉你什么讯息?
.【给已婚的女性】你有没有察觉到:你对先生的不满及愤怒,有多少成分是从以前原生家庭对爸爸的愤怒而带过来的呢? 你如何阻止住在你脑海里多年的那位父亲,光明正大地住进你们夫妻俩所建立的家庭呢?
.【给已婚的男性】父亲对待你及你对待小孩,这两者是一样的吗? 还是不一样? 有哪些正面/负面的画面,重叠在这三代里? 父亲有哪一些美好的或不好的特质,你留给了自己,也传给了小孩?
冯以量
马来西亚家庭关怀及家族治疗推手
‧资深辅导与咨商工作者、医疗社工
‧2009年新加坡总统颁发「医疗仁心奖」
‧2011年入围马来西亚十大杰出青年
‧ 2011年《星洲日报》(马来西亚最具影响力的中文媒体)读者票选「最受欢迎作家」
2024年,马来西亚「大日子」网站、城邦阅读花园读者票选「最喜爱的本地作家」之一
澳洲南澳大学社会科学(辅导)硕士。 二十多年辅导领域与安宁疗护实务经验,辅导超过千对夫妻及青少年,陪伴超过千位临终病人及丧亲者,开设两百余场有关家庭关怀及临终关怀深度学习工作坊,并进行超过千场演讲(观众总计超过四十万名)。授权及参与三十余场改编自《善终》(台湾版书名《最好的告别》)的戏剧公演、十余场改编自《把爱带回家》(台湾版书名《允许自己选择爱》)的戏剧公演。 受邀为马来西亚国家电台《爱FM》的节目《爱生活》之嘉宾主持、举办两回生死特展,进行二十余场线上读书会。
曾任新加坡甘露关怀协会安宁志工督导、新加坡雅西西慈怀病院资深医疗社工、新加坡善友辅导中心辅导员兼训练部主管。
现为马来西亚孝恩集团辅导与咨商顾问兼部门主管,并担任马来西亚已亮出版社执行长。
著有《你背负了谁的伤──从家庭的原生三角关系,疗愈代际伤害》(已售出越南文版、简体中文版)、《允许自己选择爱》(已售出越南文版、简体中文版,书名《别再说这是原生家庭的错》)。 另著有《允许悲伤──最温柔的疗愈》(已售出越南文版)、《最好的告别──善终,让彼此只有爱,没有遗憾》、《已亮的天空》、《寻找光和爱》、《陪你到最后》。
● 冯以量:「这是我送给自己的一份见证生命成长的礼物,这一本书也是送给你的──所有在父爱缺憾里受伤的孩子们,我们曾受过伤,我们要学习负责疗伤。
不管我的父亲有多坏,我都想在内心留一个尊敬的位置给他。 现在的我不再心痛父亲没有帮我的伤口搽药了。 我清楚地知道不管是膝盖流血或者心灵痛苦,长大后的我要为自己止血、止痛。 这样做,无非是想要放下父爱的缺憾,同时也放过自己。
如果你做得到,我衷心地恭喜你和我同行。
然而,你目前做不到放下父爱的缺憾及放过自己,那也没有关系,你就用你自己比较安心的步伐,陪着那个受伤的自己,继续走下去。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值得拥有美好的生命。
我衷心地希望你会喜欢这本书,也希望这本书能够陪一陪小时候的你。」(摘自作者自序)
● 李崇建:「冯以量是我的典范。 他的新作书写父亲,从自我揭露之始,带领案主从无奈、无能,走到无尽深远的爱,也经历自己经验的伤、自己觉察与体验的接纳,坦诚地面对自我的生命。 他示范了生命如何从无望走向可能。 这是一本疗愈之书,也是一本教育之书,更是一本成长的手册。 谢谢以量带来的启发,为我示范了珍贵的图像。”(摘自本书推荐序)
● 大师兄:「在我心中,『负能量』曾经与『父能量』划上等号,但是近几年我一直在做的事情叫做「和解」。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在与自己对话:会不会是第一次当爸爸的他不知道如何当爸爸,于是他用自己的一生,来带领儿子去适合他的地方呢? 如何将负能量变成父能量? 在这本书中,有很好的解答。」(摘自本书推荐序)
目录
.【推荐文】生命从无望走向可能 文◎李崇建(台湾萨提尔推手. 作家) 011
.【自序】不是所有孩子都有「父能量」 017
1.走一段放过自己的路
.我紧紧抓住心中的遗憾,像在声明我仍爱着父亲 030
.每一次爱爸爸的尝试,都提醒我恨他的记忆 041
2.当孩子说恨爸爸,背后是爱与无奈
.不顾家的父亲,凭什么要孩子感恩 054
.我不是恨爸爸,只是失望爸爸不爱我 061
.如果我们有任何一方,愿意向前走一步 072
.那晚,我看见爸爸哭了 079
3.爸爸是爸爸,妈妈是妈妈,孩子才能成为孩子
.我怕忘记爸爸的遗言 088
4.大部分拯救母亲破碎婚姻的小女孩,长大后,都需要另一个男人拯救
.只有我愿意留在妈妈身边 100
.我用自己的角度,看「父亲」这个男人 110
5.你对丈夫的愤怒,有多少是你对爸爸的愤怒?
.老公,你不要像我爸爸一样 122
.我不小心把对父亲的不满,转移到孩子的爸爸身上 131
6.新手爸爸若没有参与照顾孩子,那是一家人的损失
.请别推开新手爸爸 142
7.有些情分无法亲密、无法靠近,但无比珍贵
.他是我父亲,却也是陌生人 150
.这段父子关系还未开始建立,又要分离 157
8.以” 长大后更成熟的你」,看待你的孩子
.当初爸爸打我,现在我打儿子 172
.我为自己感到难过,也为儿子感到抱歉 181
.成为自己想要的父亲 193
9.做「足够好」的儿女就好
.我要让自己的生活,回归自己 206
10.若不能说再见(good bye),就说再见(good to see you again)
.再也没有人像爸爸这么疼我了 220
.我不要和爸爸说再见 228
11.爸爸永远在你的心里,不曾死去
.我爸爸还没有死 242
12.我愿意放下爸爸了
.那一晚,我爸爸离家出走 252
.探索父亲的旅程开始了 260
.长大后的你,会对爸爸说些什么呢? 274
.【推荐文】将负能量变成父能量 文◎大师兄(国民作家) 282
by lena
Copyright (2005-2023) 凯琳国际文化版权代理 CA-LINK INTERNATIONAL LLC. All Rights Reserved.
Icons on home page are created by 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