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潘国灵创作不辍,其中短篇小说尤其丰盛,表现手法层出不穷,作品具实验性并深刻,极具个人特色与风格。 各篇小说独立可观,累积起来又见作者以小说筑建一个繁复密致的「文字世界」。
《原初的彼岸》由作家陈志坚主编,带领读者走进其中,从众多脉络中取其一支,以广义的「成长」为主题编选作品,剖析潘国灵小说世界里的存在探挖及其他。 书中并配以丰富的文学词条,为小说提供延伸,也启迪创作思考,适合文学读者也适合创作习者。 书末附作家蒋晓薇对潘国灵作品的阅读文章,情感真挚动人,一字一语,有如心灵的共鸣箱。
作者:潘国灵
小说家、散文作家,现居香港。 着有小说作品《离》(2021)、《写托邦与消失咒》(2016)、《静人活物》(2013)、《亲密距离》(2010)、《失落园》(2005)、《病忘书》(2001)、《伤城记》(1998); 散文集《总有些时光在路上》(2022)、《回头我就变了一根浮木》(2021)、《消失物志》(2017)、《七个封印》(2015)等; 城市论集《事到如今》(2021)等二十余种。
2006年获亚洲文化协会颁发「利希慎基金奖助金」,翌年赴纽约游学、参加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并赴伊云斯顿西北大学参加该校首届「国际写作日」,及到芝加哥肖邦剧院与当地作家交流。 小说及散文作品曾获香港文学双年奖、香港书奖等,2011年获香港艺术发展局颁发年度最佳艺术家奖(文学艺术)。 小说集《离》入围2022台北国际书展大奖小说类。 2016年于油街实现担任驻场作家,2022年担任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驻校作家。
编者:陈志坚
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后于中文大学取得教育文凭、文学硕士、教育硕士,现为中大教育博士候选人。 又现职中学副校长、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客席讲师,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客席讲师。 同时担任青年文学奖、大学文学奖、城市文学奖、微型小说大赛评审、蒲公英联校文学奖统筹等。
个人书写以散文、小说、文学评论为主,有散文《时间搁浅》、小说《离群者》、青少年小说《无法预知的远方》、《红豆糕的岁月》等,作品亦见于《明报》、《虚词》、《别字》、《香港文学》、《香港作家》等。
目录
编者序:消失的过渡者/陈志坚
被背叛的小说
病娃
一把童声消失了
游乐场
失落园
距离
光与影之袂离
游戏
巴士无窗
波士顿与红砖屋
信者与不信者之旅
无休止缩小
石头的隐喻
面孔的皱褶
悲喜剧场
俄罗斯套娃
不动人偶
分裂的人
潘国灵创作年表
蒋晓薇谈潘国灵作品
捡拾记忆 一个孤读者的洞穴穿行
编后记
by lena
Copyright (2005-2023) 凯琳国际文化版权代理 CA-LINK INTERNATIONAL LLC. All Rights Reserved.
Icons on home page are created by 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