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就是当年的流行曲。
音乐家一样要面对生死爱欲、明争暗斗、战争流离。
看他们怎样回应时代景况相通反照自身
古典音乐触动人心之处,正在于它对生命的各个环节,
不论是爱情、友谊、政治、战争、飢寒、宗教、哲思等,
种种恐惧和憧憬,都深刻地写进作品之中,
激荡听者心弦,让他们反思人生。
作曲家、演奏家、乐评、乐坛轶事,总之有关古典音乐之种种,在邵颂雄笔下,皆有其魅力,这些文字,观照了众生百态,还原了古典音乐这门艺术的光采。评论的作品时代或远或近,人物或雅或俗,但都能与现世景况相通,让读者反照自身。我们读到的,不再只是关于一首乐曲或一位音乐家的信息和评价,而是其整个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有时甚至是政治动机。他写古典音乐,又不止于古典音乐,他以超越音符以外的世界来引导读者欣赏这门艺术。
邵颂雄
人文学者,专研佛学。热爱音乐、喜欢电影,亦好文史哲学、宗教命理,获颁授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以马内利学院(Emmanuel College)「释悟德汉传佛学教授席」(Shi Wu De Professorship in Chinese Buddhist Studies)。研究范围主要为佛学思想、东方哲学与宗教文化。至于古典音乐,虽非作者学术工作上的研究科目,却为他醉心的艺术之一,于课余不断学习与研究,着有《黑白溢彩:荷洛维兹的艺术》及《乐乐之乐:巴赫〈郭德堡变奏曲〉的艺术》,并与李欧梵教授合著《诸神的黄昏:晚期风格的跨学科对谈》。
邵颂雄是我最欣赏的乐评家,此书创见极多,对古典音乐作品有独特看法。我曾有幸与他合作,合写《诸神的黄昏》一书,获益极多。此书更值得大力推荐。——李欧梵,香港业余乐评家,香港中文大学荣休讲座教授
这十多年来,香港人创造了一种独特珍贵的西洋古典音乐赏乐文化:以「半局外人」身份探索西乐的普世人文意义。邵颂雄的作品最有代表性、启发性。——路德维,音乐专栏作家
目录
序 一音乐的赤诚 陈庆恩 ix
序 二古典音乐探索的一点光 亚然 xv
自 序xix
I 缪思乐想 看他们用音乐回应时代
卡萨尔斯弓下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3
《最后四首歌》与纳粹政权下的浮生百态 13
演绎.平均律 24
游走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心灵之旅 32
宿命中的激情 68
浴火重生 74
慢慢长夜领会《时间终止四重奏》 76
II 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由朱晓玫一席话激起的思想涟漪 83
「礼崩乐坏」听巴赫 89
欢迎,杜达美 94
与普京割席:古典音乐界如何成为「表态」的战场? 100
也谈《傅雷家书》 113
「比中国人更中国」的傅聪 116
奉献 123
郎李之争(上):郎朗的浪漫与「郎慢」 127
郎李之争(下):李云迪的“open”式演奏 131
发了二十八年的「郎朗梦」 135
变化中的永恒 139
华沙凯旋之后─网访刘晓禹 142
黄牧的乐府春秋 146
逍遥一生 150
铙星铃下的肯普夫 154
肯普夫意境高远的巴赫 157
波里尼杖朝之年 161
悼念罗森(Charles Rosen) 164
古典音乐也有栋笃笑 168
登峰造极之叹 172
几场未能举办的音乐会 175
古典音乐的鱿鱼游戏 179
乐坛背后 184
指挥的「炼金术」 188
瞬间就是永恒 190
金庸的「笑傲江湖曲」 193
《非常音乐家》 196
《录音志》书序 199
III 旧酒新瓶 古典乐如何还魂于现世
逝去的古典乐坛 205
新派古典 208
雅俗交战 211
作曲与演奏的关系 214
「如何做你做?」 217
曲与词 220
外国人听中乐 222
何「禅」之有? 224
背景音乐 227
理想与现实 230
旧酒新瓶 232
唱片以外的音乐沙龙 234
黑胶唱片的惜物情怀 237
IV 艺评心旅 为甚么写?怎样写?
艺评的本怀 241
艺评的方向 245
乐评的社会意义 251
普世的音乐语言 253
乐中有诗 256
从音乐记谱法看「繁简之争」 259
音乐建构文明 262
古典音乐之真俗 265
宗教乐想 268
大自然的乐声 272
by carly
Copyright (2005-2023) 凯琳国际文化版权代理 CA-LINK INTERNATIONAL LLC. All Rights Reserved.
Icons on home page are created by 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