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2024好书大家读 文学组奖项
在清醒与昏迷的间隙之间,
一位博物学家开展的魔幻时刻,
关于自身生命,关于演化物种,炽烈地爱着、玩耍着、追寻着......
生物必须要有多样性才能延续,一个人的生命当然也必须如此!
一个曾有「濒死经验」的生物学家,会如何思考科学与生命的意义?
一本超乎想像的类自传,
在多重身分中活到极致!
本书特色
★ 为台湾重要的科学家立传──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屠呦呦语)
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在南台湾有个收藏达三万多种活体植物的保种中心,北台湾有个近千尊神像的齐聚之地,全球第一个保种基地也在台湾...... ,一手推动的博物学家李家维教授,不仅拥有精彩丰富的人生经历,更有享誉国际的学术成就。 为科学家立传,记录他们的生命故事及学思历程,热情、执着,贡献所学、驱动世界,是这些科学家们的共同印记与价值典范。
★ 在真实与想象之间,人生轨迹与科学思辨之间,创造属于读者的魔幻时刻──
打破单一线性叙述,以第一人称、小说笔法,再现李教授个人生命经验的崭新文学尝试。 从李教授2017年11月21日的车祸坠谷事件为起点,将其人生际遇中的重要片段,镶嵌在这段与死亡最接近的32小时之中。 结合第一手的访谈资料与写手内化的想像,透过虚实交错的叙事,带领读者看见一位科学家对于生命的实践、省思与热爱。
★ 这本书想告诉你:「他看到的世界,为何这样美好!」──
「并不是我很聪明,只是我和问题相处得比较久一点。 」(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爱因斯坦语)
科学家除了拥有超强的逻辑能力,更要有丰沛的想像力?不被标准答案绑住、对万事万物的好奇心?萧伯纳也曾说过:「我们想要看到的是孩子追求知识,而不是知识追求孩子。 」透过此书,让我们看到一位科学家的顽童研究精神,不设限的博物兴趣、立身襟怀,看到一位科学家如何思考、付出行动。
★ 拥抱自然法则,赖活到极致的哲思之书──
李教授一辈子钻研各种动植物和古生物,从更高更广的角度──40亿年的地球演化和生态系统,看待生命的短促或永恒、有限与无限,「在活物中体会美好,在死物中领略自然循环、成住坏空的法则」是他的生命观。 科学家的人生哲学,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浪漫,让我们为自我灵魂、身心安顿找到力量。
★ 留给台湾,也献给世界的情书───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 」(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语)
三十年前,李教授在苗栗南庄买下一万两千平方米山林,保留低海拔森林的原始样貌;2007年更筹建辜严倬云植物保种中心,以「诺亚方舟」和时间赛跑的精神,采集、保育地球上濒危和稀有植物。 古董文物、动植物标本、古生物化石、稀有矿石、绍兴老酒、神佛雕像等,是他百无禁忌的收藏,俨然活出「多样性」的人生。 这是一位台湾学者与世界对话的「情书」,将一个地球公民对自然、对生命、对大地的爱和关怀,传承给下一个世代。
李家维
中兴大学植物系学士、台湾大学海洋研究所硕士、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斯克利普斯海洋研究所博士。 国立清华大学生命科学系教授,两度担任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2022年卸任《科学人》杂志总编辑,现为辜严倬云植物保种中心执行长,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文教基金会董事长。 研究领域有:细胞生物学、生态学、演化生物学、显微镜学、生物矿化。 在苗栗南庄盖玻璃屋,收藏生物化石、动植物标本、历代文物和落难神像等。
廖宏霖
国立东华大学中国语文学系、华文文学研究所创作组毕业,曾获《联合报》文学奖新诗组评审奖、香港青年文学奖散文高级组亚军,并获文化部艺术新秀出版补助,出版个人诗集《ECHOLALIA》,采访写作作品散见于各艺文刊物。 曾于菲律宾马尼拉天主教崇德学校、越南胡志明市孙德胜大学担任海外华语教师;返台后在秋野芒文创协会担任劝募专员与刊物主编,时报文化出版公司担任副主编,天下文化出版公司担任50+素人出版主编;现为远流出版公司企划主任与自由写作者。
他是教授,是博物馆馆长,是研究型收藏家。 关心世界万事万物,也有能力爱万事万物。 他是博物学家。 阅读他的生命故事,可以充满趣味和启发。 一般人,不可能有这样的人生吧!──王荣文
一本超乎想象的类自传。 记忆与科学冶为一炉,让观众窥见「科学人」的「科学脑」中缤纷多彩、夺目瑰丽的世界。 ──王伟忠
由于家维兄的存在,科学不再是令人畏惧的圣殿,却像是彼得潘幻游的邀请,是可以一起做梦的地方。 ──孙大川
他毫不畏惧地去敲每一扇门,包含人生至大的生死之门,只是希望能了解万事万物背后的科学真相。 ──孙维新
家维是一位国际知名的生态、保种科学家,也是一位有洞见、关懐台湾和世界多面向的杰出学者。 ──翁启惠
李家维就是二十一世纪的洪堡德(Alexander von Humboldt),以博物学家的视角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焦传金
宏霖生动的意识流笔法,让这本翻新传记文学篇章的奇书,达到苏辇所说的「其神与万物交,其智与百工通」的境界,读来过瘾,令人拍案叫绝。 ──须文蔚
一位对世界感到无比好奇的学者,让我不禁怀疑他是不是苏格拉底转世。 对人生和科学的思想遨游,世界何其广阔!──黄贞祥
目录
出版缘起 不可能有这样的人生吧!/王荣文
第一章 那一夜,我坠落山谷......
这具陌生的身体
坟墓旁的削瘦脸孔
多出来的东西
深谷里的梦
巨大的显微镜
未知与已知
一道做不对的证明题
第二章 银白色的光芒
「断尾求生」的故事
一位阅读凯因斯的父亲
没有图的图鉴
亚历山大椰子的果实
再度敲开机遇之门
找到一株美丽的「胡蝶兰」
第三章敲不完的门与生命的时差
成功岭上的生物课
生命的时差
与伟大头脑的连结
跳着舞的硅藻
我也曾列在那份「黑名单」上
好像我就是那盆
七颗乌鸦眼也看不见的事
第四章 你怎么精准的飞到该去的地方呢?
余裕时代的起点
宇宙中最小的一艘太空船
地球生物内的超顺磁铁
一座真正的科学博物馆
大爆发的不只寒武纪
化石历险记
发现人类最早的祖先?
学术研究如商业竞逐
无能判读的「讯息」
第五章 科学,才没有那么简单!
未知与已知交织而成的星图
我们拥有的是同一片天空
扎根屏东的植物保种基地
能解决的,就不是困难了
天分与天分以外的
当一个「科学人」
把最好的给最
像墙,像镜子,像植物
长成一个全新的品种
第六章 尚未演化之物
孤独的人,群聚的神
打造一座个人博物馆
遗体自备指南
把死亡当作一件好玩的事
「我」的平行宇宙
活的生态方舟
如果在外太空,一个矿石猎人
后记 创作与逃脱的动线/廖宏霖
推荐文
遥看一位执矛骑士去敲生死之门/孙维新
家维与我的科学病/孙大川
翻新传记文学的篇章/须文蔚
深夜山谷遇见苏格拉底/黄贞祥
「花花公子」的世界/王伟忠
短语推荐/翁启惠、焦传金
图片故事
BY EC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