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顺利度过青春期风暴,
一定要掌握小学阶段的亲子沟通!
针对小学生心理&教养法则的指南书,
用心理学解锁孩子内心,化解情绪与品格问题,
及早预防叛逆期的言行偏差!
当孩子进入小学──
# 开始与同学比较物质金钱时
# 对你的管教不以为然时
# 突然变得沉默寡言或暴怒时
# 甩上房门拒绝对话时⋯⋯
父母担忧苦恼之余,必须厘清:
◎ 孩子的哪些行为,是在求救?
◎ 父母的哪些言行,是在「加害」孩子?
◎ 哪些管教是可行的?哪些只会适得其反?
▎在孩子青春期来临前,父母必须知道的小学生心理
韩国创伤治疗专家曺宇观说,小学是儿童过渡到青少年的阶段,孩子正式脱离父母进入小型社会,开始经历各种新的体验,例如同侪竞争与交友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困惑、不安、压力等心理状态。 这些情绪如果没有得到父母的理解与回应,很可能在上国中后演变成偏差行为、情绪控管障碍与亲子冲突,甚至是成年以后的心理问题。
身为父母,要趁孩子还愿意分享心情的小学阶段,读懂他们言行背后的讯息,帮助孩子处理自己也说不清的情绪问题,才能为将来的亲子沟通打下良好基础!
▎6大教养法则 × 32个心理关键词,先理解孩子才能管好孩子
上小学后的孩子,心思越加细腻复杂,借助心理学去理解、引导孩子的情绪与行为,可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书作者以数十年的心理咨商专业与自身的育儿经验,分析5种小学生常见的心理与行为,并提出6大教养法则:
(1) 爱的法则➙建立孩子的自信与独立人格
(2) 安慰法则➙培养心理韧性
(3) 勇气法则➙赋予正向力量
(4) 真心法则➙读懂孩子闹脾气的原由
(5) 训练法则➙下达具有说服力的指令
(6) 共感法则➙与孩子累积深度的信任
在6大教养法则下,再针对小学阶段的情绪反应与管教情境,给予32个从心理学出发的关键词。 从了解心理学名词开始,告诉你如何与孩子交心、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观察并理解孩子的内心,进而采取最贴近心灵的管教方式,从容应对孩子的各种情绪与行为。
✧ 利用「自我表露」来安慰受伤的孩子
✧ 以「投射姿势」、「重新陈述」能加强沟通说服力
✧ 理解「自我辩解」在亲子关系中的杀伤力
✧ 善用「故障收音机话术」面对情绪失控的孩子
✧ 从「心理界线」探究孩子在空间与情绪上的需求
✧ 避免使用「部分增强效果」来管教上瘾问题
✧ 使用「麦拉宾法则」开启与孩子的融洽对话
▎正确传达你的指令与感受,顾好自己与孩子的身心
本书以教养情境做分类,使用浅显易懂的文字与大量举例,分析小学孩童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以及教养方式对孩子心灵成长的影响。 此外,作者也从心理学出发,主张父母应适度向孩子表达情绪。 书中结合临床与育儿经验,娓娓道来父母该怎么向孩子传达自己的感受、需求与指令,创造亲子双赢的结果。
✦ 孩子用负面行为吸引父母注意时,冷处理是可行的吗?
✦ 为什么不应该将零用钱当成一种奖励?
✦ 面对个性不同的孩子,教养原则应该一致吗?
✦ 能否适度向孩子传达父母的怒气与失望?
每个孩子都有独一无二的想法与反应,面对前所未见的情况,与其自行摸索管教方式、不确定是否造成「后遗症」,不妨跟着本书的心理法则,给予孩子正确的陪伴与引导,养出心灵健全、快乐生活的孩子!
本书特色
1. 用心理学神助攻,咨商心理师传授小学生心理&教养对策
本书聚焦在小学阶段的情绪教养与亲子沟通,从心理学出发,网罗32个教养关键词,对应生活中常见的育儿情境。 父母可按图索骥,快速找到合适又有效的管教方式。
2. 打造互信互爱的亲子关系,提早预防青春期风暴
作者以平易近人的举例与亲身经验,说明亲子间微妙的心理关系。 父母可从中汲取育儿知识,也能疗愈自己的童年创伤,与孩子建立更稳固的关系。
曹宇观(조우관)
韩国心理及生涯规划咨询、创伤及上瘾症候群治疗专家。 从事生涯规划及就业咨询长达十余年,后取得延世大学咨商相关的硕士学位,目前正在天主教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创立「下午四点的谘商所」,提供创伤、上瘾、家庭暴力等心理咨商服务。 着有《妈妈牌生涯指导》、《小学生情感课程》、《如何面对纷乱情绪》、《活出自我的妈妈》等著作(以上书名均为暂译)。
目录
序言:当孩子还不能理解自己的感受时,父母如何读懂他们的心?
【Part 1】青春期来临前,必须知道的孩子心理
〔小学生心理01〕无精打采的孩子
〔小学生心理02〕不擅长表达情感的孩子
〔小学生心理03〕 无法读懂情绪的孩子
〔小学生心理04〕我行我素的孩子
〔小学生心理05〕反抗斗争的孩子
【Part 2】打开孩子心房,必须掌握的心理关键字
Chapter 1:爱的法则──让孩子在恒常的关爱下长大
01〔标签效应〕以正面的形容词呼喊孩子
02〔接纳〕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孩子
03〔护持的环境〕只要当个够好的妈妈
04〔自我表露〕不是为了妈妈,而
05〔投射姿势〕以「SOFTEN」法则来沟通
06〔心理韧性〕在成就导向的时代,父母可以做的事
Chapter 2:安慰法则──修复孩子受伤的自尊心
07〔特质〕如何安慰发展
08〔哀伤〕如何照顾经历「失去」的孩子
09〔重新陈述〕以对话取代敷衍的反应
10〔接触〕治愈孩子心灵的肌肤接触
11〔直接面对〕给在同侪关系中受伤的孩子
Chapter 3:勇气法则──用积极的话语充实孩子的内在
12〔固有价值〕如何面对总是爱比较的孩子
13〔转换思考〕如何引导孩子正面思考
14〔循环因果关系〕需要保持沉默的时候
15〔意识〕不带操控目的,发自内心
16〔自我辩解〕不要再说「但是」与「可是」
Chapter 4:真心法则──找出孩子动不动就闹脾气的原因
17〔故障收音机话术〕当孩子哭闹吼叫时
18〔反社会行动〕该对偷窃的孩子说些什么
19〔心理界线〕如何面对容易生气又暴躁的孩子
20〔自我分化〕当孩子想独处的时候
21〔该隐情结〕嫉妒弟弟的哥哥心理
Chapter 5:训练法则──以正确且确实的话语来说服孩子
22〔奖励〕零用钱不是教育孩子的筹码
23〔部分增强效果〕阻止孩子游戏上瘾的错误做法
24〔三角关系〕厘清谁是提出问题的人
25〔延宕满足〕如何面对总是等不及的孩子
26〔双重束缚〕避免一句话包含两个以上的意图
27〔一致性原则〕需要管教孩子的时候
28〔左右脑对话法〕如何与个性不同的孩子沟通
Chapter 6:共感法则──用深度交流累积信任
29〔共感〕深度同理孩子,不只是表面的理解
30〔麦拉宾法则〕打开孩子心房的沟通
31〔沟通〕能治愈伤口的家庭沟通
32〔尊重〕如何提升孩子的责任感
结语:父母的共感能打开孩子的心
Copyright (2005-2023) 凯琳国际文化版权代理 CA-LINK INTERNATIONAL LLC. All Rights Reserved.
Icons on home page are created by 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