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法国高中生的必修课!
在法国高中毕业会考的业士(高中文凭、大学入学资格)考试中,学生需要提交一份哲学小论文(=dissertation)。 该题目由拿破仑一世设立于 1808年,并于此后成为一项经典题目。近年来,在日趋全球化的世界中,即便是法国国内也有人认为这一题目有些落后。那么,为什么法国仍毅然决然地坚持着这一制度呢?
其原因便在于在小论文创作过程中可以学到“思维模式”。所谓“思维模式”,即构成小论文课题范围的“素材”与作为写作方法的“形式”。一旦熟知这一模式,任何人都能写出哲学小论文来。而这种模式正是人类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有力武器——“思考”。
“劳动是否让我们更具人性?
“技术是否使我们更自由?”
“行使权力能否与崇尚正义兼得?”
这些都是业土哲学小论文中提出的问题。只有每个人思考并获得属于自己的答案,我们才得以讨论与对话。在这个由持有不同价值观者组成的多元世界中,共存的关键一对话正是一种在我们的社会与组织中很有参考意义的想法。
目录
第|章 学习哲学的法国人
第I1章 何为“思维模式”
第II章 “思维模式”总览
第IV章 劳动、 自由、正义一-以何种方式传授了什么
第V章 凭借 “思维模式”哲学化
第VI章 将“思维模式” 应用于各种情境
By Kira
Copyright (2005-2023) 凯琳国际文化版权代理 CA-LINK INTERNATIONAL LLC. All Rights Reserved.
Icons on home page are created by Freepik.